首页 >> 最新资讯 >> 动态要闻

州林草局围绕“六个聚焦”促进全州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

日期:2025-08-05    作者:李乾森 曹静    点击:[]次

今年以来,在州委、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全州林草系统主动作为、攻坚克难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、全国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及全国省州两会精神,聚焦省委“3815”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“努力走在滇中地区发展前列”工作要求,按照“七天工作法”“三单制”抓落实见实效,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。今年上半年,全州完成林草行业总产值156.65亿元,同比增长29.77%;完成林业现价总产值13.7亿元,现价增长21.13%;预计可比价增速10.2%。完成向上争取项目资金73325.5万元,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117670万元的62.3%。

聚焦党建引领,筑牢发展“压舱石”。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忠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;始终将党建、党风廉政建设、意识形态工作与林草工作紧密结合,组织开展“3+1课堂”教育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,州林草局机关党委被授予云南省“云岭先锋模范机关党组织”荣誉牌匾,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实现三连“好”等次、“干在实处,走在前列”综合绩效考评实现“三连优”;持续推进“清廉机关”建设,组织召开党建、党风廉政建设、意识形态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,一体推进“三不腐”,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障。

聚焦改革赋能,激活发展“新引擎”。7月16日,全省林草改革发展工作现场会议在楚雄召开,省政府副省长郭大进出席会议并讲话,对楚雄州林草改革发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。今年以来,楚雄州完成了全国首单光伏电站碳足迹自愿减排交易,“元谋县‘三个首创’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”获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;率先出台全省首个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办法《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办法》;姚安县“林下花卉”带动农民增收模式获省委书记王宁点赞表扬;“楚雄州‘草光互补’促生态保护与绿色能源协同发展案例”被省林草局列入全省光伏建设与草原保护修复正面案例;武定县“林下养鸡”模式被经济日报宣传报道,“楚雄州推进少雨干旱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”“楚雄姚安林下种植花卉发展富民产业的实践路径”2个案例入选全省第一批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,打造了“两山”转化路径“楚雄样板”。

聚焦严管细督,织密资源“防护网”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、保护优先和节约集约原则,优先保障重点项目、基础设施和民生公益性项目建设,实现全州重点项目使用林地应保尽保。截至7月30日,全州合计批准使用林地、草原及其他项目422个,面积5.02万亩,获批项目预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252.13亿元;全面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工作,是全省16个州市中第一家完成工作任务的州市,扎实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并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。组织开展全州林草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暨业务培训,常态化开展违法违规用林整治专项行动,全州林草资源得到有力保护。楚雄州在环境法典编纂国际研讨会上分享保护绿孔雀工作成果,是此次研讨会全国3家交流单位之一;全省绿孔雀监测培训班在双柏恐龙河保护区举办,楚雄州绿孔雀监测方法成为全省鸟类监测的标准。

聚焦生态建设,绘就绿色“新画卷”。持续开展“三沿”区域和乡村“四旁”绿化美化,加快推广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义务植树593.09万株,正在推进四旁植树实施方案审查、项目招投标等工作;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3099.09万亩,聘用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5908人,兑付天保工程管护资金892.92万元、国家级公益林补助资金1562.2万元;持续推进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,2022—2023年实施的项目已通过州级验收和省级质量抽查,目前正在开展工程结算和雨季补植补造等工作;深入推进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,全州林木种质资源基地达51个,排名全省第一,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76.28%,为全州生态修复及城乡绿化美化提供优质良种苗木保障。

聚焦示范引领,打造产业“新高地”。制定加快现代林草产业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,林下经济、食用菌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文件,指导县市科学、有序、规范、合理地发展林下经济,林下经济发展工作获州委主要领导批示表扬。通过对林下经济林地资源开展现地核查,排查全州适宜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地块6867个,面积212.73万亩,占全州林地面积3103.3万亩的6.9%,其中已经开发利用42.49万亩,占适宜发展面积的20%,待开发利用170.24万亩,占适宜发展面积的80%,近期可开发利用地块1722个,面积94.74万亩,占适宜发展面积的44.54%;适宜开展林下采集地块面积2721.69万亩;适宜发展森林景观利用地块面积1963.03万亩。创新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,提升金融产品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匹配度,深化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供给。截至6月底,全州林业贷款余额28.71亿元,新增贷款1.4亿元,全州实施“林花贷”“林菌贷”等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42笔、395.5万元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分别与云南民鼎(集团)有限公司、上海同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中药材框架合作协议。今年上半年,全州实现林下经济产值68.67亿元,同比增长34.3%。

聚焦防灾减灾,构筑安全“防火墙”。2025年防期,楚雄州坚持“预防为主、积极消灭、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”的工作方针;在工作理念上,认真落实“防”字为先、“灭”字打底、“实”字为要,构建起系统高效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体系。在源头防控上,突出“管人、管火、管活动”三管齐下,全面织密火源防控网络;在应急处置上,落实“有人、有水、有装备”三有保障,切实夯实应急救援基础;在工作机制上,强化“重排查、重建设、重奖惩”三重机制,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,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森林草原防灭火“楚雄模式”。2025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交出了“零”火情、“零”火灾的优异答卷,获州委、州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表扬。扎实开展林草有害生物防治,2025年上半年,全州共防治各种林业有害生物面积13.66万亩,防治率达99.23%,无公害防治面积13.66万亩,无公害防治率达100%,林业有害生物常发区监测覆盖率达100%,为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林草新贡献。

上一条:云南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| 楚雄州推进少雨干旱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
下一条:楚雄州采取“七抓七解决”实现“林下生金”

信息来源:楚雄日报   | 责任编辑:cyj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