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,走进南华县马街镇波罗村,林下的龙胆草、续断等中药材尽显丰收景象,采花、挖药……因地制宜发展的林下经济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,实现点绿成金、化绿为银。
村民采挖中药材 者美春 摄近年来,南华县因地制宜,探索出一条林下经济发展之路。林下种植、采摘等活动激活了原本闲置的山地资源,带动村民增收,绿色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在波罗村,封山育菌的做法已成为当地农户的共识。村民熊成军说:“过去,大家肆意采菌,不懂保护,导致菌子越来越少。现在,大家通过科学管理,采大留小,山上的菌子越来越多,一年下来,卖菌子的收入能有两三万元。”二营坟盛产的香蕈、大红菌和松茸,一直是当地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。在封山育菌政策的帮助下,村民不仅延长了采菌期,还通过对自然的了解与尊重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。
除了野生菌,波罗村的林下种植同样收获颇丰。波罗村委会大水井村民小组今年迎来三年一熟的龙胆草丰收。波罗村党总支书记李迎生表示:“我们村集体通过整合资源种植30余亩龙胆草,预计亩产250公斤,市场收购价为每公斤55元,能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收入。”在集体经济的带动下,村民今年自发种植龙胆草已超过600亩,户均增收可达3万元。
波罗村的林下经济产业链已初步形成。自2021年以来,村里成立专业合作社,引进林下经济作物收购企业和农特产品加工企业,通过“合作社+企业+农户”的运营模式,帮助农户稳定收益。“我们原来主要靠种植核桃和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,这几年开始林下种植龙胆草、续断等中草药。”马街镇后山村委会主任李发红介绍,这些中草药对管理要求不高,而且收益可观,种一次能收几年。近年来,南华县抢抓中药材产业发展机遇,立足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环境优势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农民增收为目标,将中药材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培育,并纳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,按照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,初步形成了集育苗、种植、粗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,实现了中药材产业全链条、全方位、全要素高质量发展,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、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今年上半年,南华县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6.8万亩,完成种植任务7.3万亩的93%,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主要品种有红花、续断、龙胆草、白芨、黄精,中药材产量合计23177.49吨。